国立清华大学或清华大学(台湾),为中国顶尖级研究型大学之一。国立清华大学前身为1911年在北京设立的清华学堂。国共内战后,清华大学被分成两个,北京的清华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管。1964年在台湾恢复大学部。在台已造就英才超过五万人,校友包括诺贝尔奖得主李远哲、“中央研究院”院士12人。学校属性:台湾顶尖级研究型大学,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
据2016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台湾清华大学共有13个学科挤进全球前200名。其中,电机学科排名全球第40,机械、材料、化学与作业研究排名介于51至100。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2016):两岸四地大学排名第3位(仅次于北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主要奖项:国家级科技三大奖共529项(截至2016年底),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共79项(截至2016年底)。
截至2017年3月底,清华大学正在运行的科研机构共354个,其中***部门批准建立的科研机构共149个。专职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50人(其中外籍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7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8个,科研工作站3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1个,二级学科6个。2016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清华大学有21个学科入选。
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在国家表彰的20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有8位是清华校友。
世界排名”367位,亚洲大学第37名澳门大学是所中综合性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很高,教学风气蔚然成风,学生学习氛围浓厚,该校环境优美,为世界各界培养了很多人才,深受各界好评。
澳门大学亚洲排名98位。
澳门大学﹙university of macau/universiae e macau﹚,简称澳大,是澳门第一所现代大学,也是澳门only公立综合性大学。
该校前身为由香港、澳门、东南亚等地的知名人士资助开办,1981年3月28日成立的私立东亚大学。2009年12月20日,澳门大学新校区在横琴岛开工建设。2013年11月5日,投资逾百亿的澳门大学新校区已经正式启用。2015年9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中,在中国两岸四地高校中列第49位,澳门地区第2位。根据“2019 qs世界大学排名”,澳门大学位列443位 , 跻身亚洲排名前100(第98名)。“2020 qs世界大学排名”上升到387位,(中国天津大学位列429位)。
首先,上海软科作为国内最具权威的排名机构,其发布的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是世界上最早的综合性大学排名,也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排名之一,与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和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一同被公认为四大权威的世界大学排名。但软科的排名也因过分侧重高校理工科实力而遭到非议,最争议的当属中国人民大学在其每年发布的中国最好大学排名(ARWU国内版)中位次十分靠后,2018年仅位列国内第30名,与大众对人大传统的认知差异过大,也引起了不少人大学子对其排名的非议。
这次最新发布的两岸四地大学排名中,大陆高校部分除开北师大升至第11(大陆第7)之外,前10位次都与软科上半年发布的最好大学排名位次大致相符,但此次排名的单项指标又与最好大学排名的指标存在着差异,因此排名上如此精准的重合有些缺乏说服力。
再看港台高校的分布,港大、港中文和港科香港前三是没有争议的,只是港中文排第一有些不符合传统认知,并且香港城市大学在总体排名上似乎有些过于靠前,排在了南大之前,而大部分南大学子在申请港校时可能都会觉得港城大有些掉价。
同样清华(台湾)排在台大之前也有些与传统认知不符,在台湾学子传统的台成清交的前四认知中,成功大学在排名中甚至掉在了中国医药大学(台湾)和阳明大学之后,这两所大学在台湾都是以医科为主干学科的院校,猜想可能是论文表现上占优而使其排名靠前。
总之,软科的排名一贯延续了其在理工医实力上侧重的风气,人大这种以人文社科类专业为主干学科的高校在这次排名中仍然没有占到便宜,仅排41位,台湾的政大更是排到了95,显然会引起争议。而总体排名上也反映了大陆高校伴随着大陆经济实力的增长逐渐崛起的趋势,前10名六所大陆高校,前20名十所大陆高校,对此各位也不要妄自菲薄。毕竟在现在,港台高校在大部分985高校学子心目中也不再是申请留学的首选项。
2018年11月28日,“软科”发布了“2018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在业界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也被媒体广泛转载。客观的说,“软科”榜单的数据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与其他榜单一样,数据并不是非常客观,甚至会犯一些很低端的错误,给人们造成一定的误解。不过,相对于某些国内排名机构而言,软科的数据还是比较准确的。否则不会有很多人把它与“QS”、“泰晤士高等教育”、“
U.S.News
”放在一起,并称为四大权威大学排名机构。说完软科,我们再来看看这个“两岸四地大学排名”榜单吧。直接上榜单。
两岸四地共有一百所高校入榜,其中七十所来自中国内地,三十所高校来自港澳台地区,应该说与人们正常的直观感受比较接近。中国内地入榜高校数量与2017年持平,而且内地排名前十位的高校,近两年在榜单上的位次均没有变化(这里只是指在内地高校的排名)。此现象至少说明软科排名数据比较稳定,不像某些大学排行榜,每年榜单上有不少高校位次波动很大。
不仅高校排名位次稳定,“2018中国两岸四地高校排名”相较于“2017中国两岸四地高校排名”而言,入榜高校也保持着较好的连续性。2017年入榜的七十所高校,有六十八所出现在2018年的榜单上。
中国内地入围的70所高校均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其中大多数为“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少数为“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不过,也有两所985高校未入榜,它们分别是中央民族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其实,国防科技大学的实力相当强,只是由于一定的特殊性,真正实力很难被估算。这可能是其没有入榜的主要原因。
总之,无论是什么样的大学排行榜,都不能全信,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帮助自己更理性地对高校做科学的分析。
欢迎关注
学校排名
qs世界大学排名前一百里,香港有五所大学上榜,分别是:香港大学(21),香港中文大学(38),香港科技大学(40),香港城市大学(54),香港理工大学(65);
qs世界大学排名前一百里,内地有六所大学上榜,分别是:北京大学(12),清华大学(14),复旦大学(34),浙江大学(42),上海交通大学(4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4);
在学校排名含金量这一块,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不过总体来说,内地各大学这些年的排名上升速度极快,特别是清北。
本科方面,香港地区这两年参加DSE考试的学生大概在5万人左右,港前五都是top100的学校,根据这五所大学招收的本科学生数量来看,有近1/4的学生能考取top100的大学。而内地,22年高考考试过千万,能入读top100的学生只有最拔尖的那一批。
硕士方面,内地考研只能报一所学校一个专业;而申请香港硕士可以同时申请多学校多专业。内地考研是通过考试和面试来录取考生,申请港硕是通过学生本科院校、均分、语言成绩、文书等综合条件录取考生。总体来说,内地考研难度要高于申请港硕。
不管是本科还是硕博,香港地区的花费普遍要高于内地。香港比较贵的专业如商科,一年光学费就需要20-40万;其他专业一年下来的总花费大概在20-30万之间。
本科内地和香港大部分时间上都要四年;
内地读研一般要读三年,港硕大部分只读一年;但事实上,内地读研也只有差不多一年左右的学习时间,剩下的两年不是在帮导师干活就是在准备毕业论文。以就业为导向的话,港硕在时间成本上优于内地读研。
如果是打算回内地发展,港校在内地企业的认可度上是比不上排名差不多的内地高校的,注意前提是排名差不多的院校对比,港八大中任意一所都要超过内地的普通双非。
如果是赴海外发展或者赴港发展,那港校的认可度要优于内地高校。香港教育本来就沿袭英联邦教育,全英授课,更着重于应用实践,香港也是国际化城市,在海外的知名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