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三征高丽的失败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与隋炀帝本人的好大喜功有着最重要的关系。同时,随着炀帝的东征,国内爆发了一系列起义,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炀帝的失败。
举报/反馈
在封建社会时期,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帝。历史中的皇帝可不想电视剧和***里那样,天天沉溺在爱恨纠葛里不理朝事,更多的天子都是有远大志向的,他们都有巨大的野心,而这种野心也在他们征兵讨伐,一路扩大疆域中显现出来。历史上的隋炀帝杨广,是一个评论比较多面化的人,一方面他骄奢淫逸,荒淫无度。但另一方面,他统兵有方,年纪轻轻就能一统天下,成为万人之上的君主,这跟他的才能密不可分。在杨广的一生中,他经历过许多战争,自然有胜有败,可是没有那一场战役有他征讨高丽句的战争让人感到奇怪和费解。隋炀帝曾经亲征高丽句三次,可是每一次都是以失败告终。这在杨广的一生中可以说是非常少见的。那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英勇无敌的杨广在高句丽面前竟如此落魄。
公元612年到公元614年,隋王朝对高句丽进行了三次战争。第一次出征隋军超过130万人,第二次出兵至少60万,第三次也近乎100万。这些还仅仅是军队,数量更多的民夫还未算入。然而,这三次战争都以隋军失败而告终。
如此强大的兵力,而且还是隋炀帝杨广御驾亲征,为什么会失败?最关键的是,己方的兵力损失惨重,对方却伤亡不大。难道是因为高句丽的兵力更多?非也。隋王朝有五千万人口,而高句丽面积只相当隋朝的一个州,人口不过一百万,能招募的兵力,不会超过十万;难道是因为后期补给出现问题?非也。三次战争的运输民夫数量超过数百位,仅第一次就达到了300万人,而且直到隋朝灭亡,粮仓都有粮食。
难道是因为隋军战斗力不行?非也。这支隋军百战百胜,南平之战、突厥之战等战役,都说明隋军的战斗力非常强悍,而且立国不过三十年。难道是因为统帅杨广弱智?非也。能率大军统一南北,能在血腥残酷的皇权斗争中获胜,能击败突厥,能经略西域,能开凿大运河,如此雄才伟略的人,怎么会是傻瓜呢?那么,兵力超过高句丽十倍,隋王朝为何还会失败呢?其实,此战是非战之败,东征高句丽是杨广实施的一场“政治战”。
隋炀帝杨广的目的是“去胡留汉”,经过三百年的南北朝对峙,***大多迁居在南方,北方则以胡人为主,虽然胡人逐渐汉化,然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仅仅只是这样,杨广也不会这么着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关陇集团”,它操作北方***二百年,隋朝的建立也是得益于它的支持。
隋王朝有两大心腹之患,第一是关陇集团,它随时可以倾覆隋王朝的统治;第二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当时朝堂的官员,一半以上属于关陇集团,军队的70%是由关陇贵族所控制。因此,杨广发动了这次战役,所选的军队和民夫几乎都是北方人,就是为了消耗北方人口。之后让南方***北迁,达到汉化的目的。只是这场豪赌,杨广失败了。
战争说来就来,因为事情太突发,无论是国家还是民间都没有做好准备,所以有些物资并没有时间来得及储存,只好去民间向老百姓借,甚至还将老百姓的牛马拉过来。这就直接导致了国内民不聊生,百姓更是对这场战役更是苦不堪言,而且当时隋炀帝着急了许多冥夫,来为军队后方运送粮资,这就相当于把国内的生产主力给切断了,再加上隋炀帝因为在指挥上做了错误决定,战争失败,损失也非常惨重。一场战役下来,不仅耗光了国内的物资,还失败了,隋炀帝面子过不去,可是那个时候国内爆发了起义,隋炀帝只要先平复内乱,再养精蓄锐。
于是,历史上三征高句丽终于落下了帷幕。可是这三场战役对隋朝来说影响可是非常深远。连续三年的战争,国内民不聊生,多数人都在战场上战死,人口数量急剧减少,经济遭到重度创伤,本来建国不久还尚未年轻的隋朝就因为隋炀帝三次任性的讨伐变得伤痕累累,气喘吁吁。想必隋朝那么短的即使跟隋炀帝的三次东征就脱不开关系的。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
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
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孙子兵法已经很好的遇见了杨广的失败了,杨广压根不懂军事,却要自己亲征。自古以来那些号称百万大军征讨的,很可笑的都以失败结束。搞那么多人去武装***,对战事只有负作用。不懂军事的人最爱堆人头,杨坚到杨广都不懂军事,他们家从杨忠之后就没有懂打仗的人了,杨坚发动56万人下江南灭陈,实属耗费人力物力,不过杨坚知人善任,自己不懂但知道托付给懂的人放手去干。偏偏杨广又自我感觉良好,自己不懂又不想放手给别人干。不失败才怪。
我是肥星星,我来回答!
中国对外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要数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这也是导致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更不可思议的是,敌人的损失还不大,令人万分疑惑。公元612年至614年,杨广出动千万人次三次东征,却惨败给兵力仅仅十万的高句丽,特别是准备近两年时间的第一次东征,出动军队113万,后勤民夫近400万人。这也是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为什么会失败呢?是因为杨广不懂军事?非也,杨广指挥过平南大战,开皇二十年的突厥之战也是杨广亲自指挥,可以说杨广的军事能力非常强。是隋军士兵战斗力不强悍?也不是,隋军东征高句丽之前百战百胜,南平之战、突厥之战等,都说明隋军战斗力非常强悍。其实,此败是非战之败,征讨高句丽可能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原因是:东征高句丽是一场“政治战”。
高句丽是一小国,正常情况下只需要5-10万隋军就可以,没必要举全国之力劳民伤财。东征兵力的主要来源是北方人,占比90%以上。杨广东征决心之强烈,超乎寻常,第二次东征时农民起义席卷北方大肆爆发,各门阀士族已然不稳;第三次东征时突厥数十万大军屯于边境,虎视眈眈。
杨广发动这场战争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耗军队人口和北方人口,因为军队70%是贵族势力控制,北方人口几乎是汉化的胡人。只是这场惊天豪赌,杨广失败了。
隋炀帝杨广是历史上毁誉参半争论颇多的帝王。他始建进士科,典定科举制度,开凿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开拓丝绸之路,皆是深远影响后世的重大举措,功在后世千秋。
隋炀帝杨广进行了一系列开疆拓土的对外战争:攻灭吐谷浑,设置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讨占城征讨契丹征讨流求,隋朝的疆域北至河套,南到安南越南等地。
可是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却失败了,并且导致农民起义频频爆发,隋朝统治崩溃。为什么会失败呢?
准确的说,隋炀帝杨广征讨的是高句丽。
高句丽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扶余人在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建立的***。因其建国时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国,故称高句丽。
5世纪后期,高句丽改称“高丽”。高句丽灭亡200多年后朝鲜半岛出现的王氏高丽,为了区别这两个***,在历史研究中,“高句丽”用于高氏高丽,“高丽”用于王氏高丽。
隋朝时期,高句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实力强大,成为东北的霸主。高句丽联合东北地区的百济、新罗、靺鞨等国家经常对隋朝进行侵袭。
隋文帝时,高句丽王率靺鞨骑兵万余进攻辽西,被隋朝边军击退。隋朝派出大军进剿,虽因疫病、粮草等原因未能建功,但高句丽王慑于隋军威,派遣使者谢罪,隋军才撤军回朝。
隋炀帝时,高句丽想联合突厥对隋侵扰。高句丽成为影响隋朝北方安定的祸因,此时隋炀帝已安定西北和南方,平定东北成为必然。
其实隋炀帝没有用尽各种方法,炀帝三次征伐高句丽,第一次统兵百万,一开始其实就没想过过这场战争还需要打。他想象的是大军一到,军威所逼,高句丽马上就归降。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为此炀帝在每军都设了专门负责招降事宜的专门官员,还规定各级指挥官不得自主进击,要听从炀帝大后方的调遣。以免各军破坏了他的招降政策。
炀帝为此发动倾国之力,每个士兵发军粮百斤。可士兵嫌重,纷纷把军粮丢在后方。到了地方。高句丽不按炀帝的想象投降,居然要与隋朝百万大军硬拼。前方将士又不敢自由行动,抓住战机。导致大军迁延平壤城下。缺粮少食。惨败而归。
二次征伐高句丽的时候,炀帝倒是实际了,指挥大军一路平踏,打到平壤城下,高句丽已经坚持不住了,可后方杨玄感叛乱了。炀帝只有回军平叛。
到了第三次征伐高句丽,隋朝已经烽火遍地了。炀帝也只得得到高句丽面子上的投降就匆匆回军了。
总体来说,如果炀帝第一次征高句丽时,实际一点。主要注重军事手段,那么其实是完全可以打败高句丽的。但炀帝前面的人生太顺,自视甚高。对高句丽的抵抗意识认识不足。从而导致隋朝短命。既是炀帝的悲剧,也是隋朝的悲剧。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这话吴京在《战狼》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国对周围的领土一直非常重视。国强,则地域广袤,附属国众多,国弱则大量附属国脱离控制甚至起兵造反。
毕竟,在古代,最重要的***就是土地。
从历史发展上看,朝鲜半岛这片地区一直不算太平,直到今天,朝鲜半岛还是一个巨大的火药桶,随时都有可能爆炸的那种。
但是,隋炀帝杨广三征的高句丽并不是今天我们意义上的朝鲜半岛。
我们看图:
其实是包括的东北的一部分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的一部分地区。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半岛也是分裂的,南边还有新罗和百济。但从当时的地理版图来看,高句丽很更强大。
中国古代周边国家多有一个特点,一旦强大,就想吞食周边土地,而一旦国力衰弱就向当时的中原王朝俯首称臣。这个例子太多了,匈奴、突厥等等等等。高句丽和当时隋朝的剧情也基本差不多。
隋朝之前,中国是长达几百年的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状态,那个中原地区自己都是一锅粥,每个王朝存活个几十年,乱糟糟的一片,无暇顾及太多。和高句丽相邻的魏和北齐不被人家蚕食就不错了。但中原地区进入统一就状态不同了。在隋文帝时期,高句丽就先发制人曾经对隋进行过军事骚扰,双方剑拔弩张,差一点点就打起来了。